“带长剑兮挟秦弓……”,放眼望去,都是高唱着战歌,血泪纵横,全身血污扎满绷带在冲锋的中国士兵。再远处,是西北集群两个重装甲师的钢铁洪流。援军到了。
廊坊守住了,联军的北方退路堵截了。至1月13日下午14:47,廊坊阻击战结束。是役长达数周,计共歼美军一个整编装甲师,日军两个机步师,英军和澳军各一个装甲旅,法军一个轻突旅和德军一个自走跑团,计67000人余,堵住了联军北进的道路,也最终锁住了联军撤退的脚步。负责防御和阻击的陆军a集团军第2师,损失12000余人,计损率93,校以上高级军官除师长政委外全部阵亡,尉官余11人。
同样的事发生在联军南撤的主港口杭州湾。1月12日零点,前身为某红军师的109空降师在壮行宴3小时后突击了主港口,短时间内将港内船只全部击沉。随后陷入重围的他们以半疯狂状态唱着本师的师歌进行着反打击和一次次的同归于尽。歌词是这样的:"北征扫五胡,南伐定七蛮,东驱夷,西击狄,碧血荐轩辕,执长刀,尽美酒,我自狂歌血自流"
他们完美地完成了一半命令:破坏所有联军退却的手段,他们违反了军长的另一半命令:“留一个连别去吧,无论如何,给109师留点种子"
联军占领军指挥官基维尔中将曾以美国驻华武官身份多年生活在中国,是个中国通。当他听懂中国人正在唱什么的时候,脸色一下变得煞白。他知道这样的举动对东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浪费时间,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港口。
109师凭借所有掩护物--库房,集装箱,沉船,废墟,弹坑,车辆残骸,碎肉块堆成的尸山,发起决死的抵抗。孤军作战十一天后,港口被联军重炮和导弹彻底地化作了一片焦土。港口的歌声逐渐变小,但从未消失。
大陆战争结束后,109伞兵师奉命就地受降。当全师阵容--79个满身血污的虚弱的伤员在中尉代师长带领下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唱着师歌穿过大路两边人群组成的长廊开进城时,他们与对面军容盛大整洁营养良好而士气萎靡的他们的俘虏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城只闻呜咽之声。如果你翻开战后历史课本的当代史部分,你会发现关于这一幕有这样的叙述:"这一刻,杭州城泪下如雨。"
阻塞干扰在1月20日结束,当1月21日潜伏在大洋中的34艘潜艇的半数用常规弹头夷平了联军为首五国首都等128座城市后,中国大陆上的所有联军部队都收到了来自本国的命令,或投降,或死战后被歼。1月31日,大陆战争正式结束,这一天,计有日,越,菲,马来,印尼五国投降,美,英,俄,法,澳等国赔款和签署和平协议。这一天,正是除夕。
八月一日,英雄冢在黄帝陵下建成。成林的龙旗,国旗和军旗之下,成方阵的军人们在三总长的带领下叩皇天,后土,叩祭黄帝陵,拜祭战友,将骨灰盒送入公墓。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时值八月,天空中竟下起了小雪。
整个过程长达四个小时,全程一片肃穆,人们在雪花中一动不动;尽管每个人都已满脸是泪,却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整个仪式由全国所有电视台转播,并放映了缴获的两次廊坊与杭州的战场录象。这一刻,全国一片死寂,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声,没有汽车的鸣笛声,也没有市场的喧闹声。那低的几乎听不到的,是男人们握拳和咬牙的咯咯声,女人们捂住嘴极力忍住的呜咽声,还有人们的泪珠滑落到地上的水滴声。
在人大代表们的帮助下,军人和官员们完成了整个仪式。最后所有人向墓群敬礼,合唱那两首鲜血染红,在战争中已流传极广的战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北征扫五胡,南伐定七蛮,东驱夷,西击狄,碧血荐轩辕,执长刀,尽美酒,我自狂歌血自流……”
歌声越来越高,人们的胸越来越挺,背越来越直,眼睛越来越亮,前襟也越来越湿。
“子魂魄兮为鬼雄。”十号首长将目光投向无垠的田野。雪已经停了。纯白的初雪覆盖下的麦田在阳光下辉煌的有些刺眼。他眯起了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了庄宇和林云的脸。
“好个小雪初晴天。”不知不觉,他已泪流满面。
注: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中国版和俄罗斯版,这个自然是中国版的啦。(相比之下中国版更像原版)
(完)
【第六卷 带上她的眼睛】
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我实在累了,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再带一双眼睛去,我也答应了,于是他带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里,现在还剩下十几双。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象刚毕业的小姑娘,呆呆地看着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显得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显然刚刚体会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学图书馆中想象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
“麻烦您了,真不好意思。她连连向我鞠躬,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轻柔的声音,我想象着这声音从外太空飘来,象一阵微风吹过轨道上那些庞大粗陋的钢结构,使它们立刻变得象橡皮泥一样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