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的赶路,张华及罗强、陈云三人终于在中午十点左右回到了大良乡。大良乡的众村民见到张华回来,自然是热烈欢迎,张华连忙施礼回应村民的热情,最后好不容易才回到村里他家的院子处。
陈云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张华在村里的这个破院子,皱着眉头说:“这是你在村中住的地方吗?好破烂呀!有一半还是给火烧过的,怪不得你说要重建房屋。”
陈云又说:“不过你在村里倒是挺受欢迎的,人人见了你都问好,好有面子呐。”
张华不理他,走到向他迎上来的家里众人问候了一番,罗大娘和陈大牛见到张华回来非常激动,小牛更是兴奋,嘴里嚷嚷着说:“公子哥哥好久没和小牛玩了。”张华赶快过去摸了一下小牛的头,并给了他一个城里带回的零食。
因为之前张华跟村民说过,要给他准备修房屋的材料。所以此时院子里已经堆积了很多的砖块及瓦片等,还有一些木头树干。看来村里的人为了给他修房子,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不过这些工作要暂时停下来了,张华想着。
跟罗大娘陈大牛说过话后,又安慰了小牛一番。张华就让陈大牛去通知张越、张黑子、刘勇及陈有金过来,说有事商量。
另外张华还亲自过去村中老学究张阳家里,到了后先放下从县城里带回的一些礼品,然后先与张阳寒暄了一番,张华就问:“张阳叔爷,您家的张安叔现在还是在家务田吗?以前我在村的私塾上学时,张安叔的学问是最好的,后面却不继续读下去,浪费了他的十年寒窗之功。”
张阳此时也就五十多岁,但按辈份了比张华大两辈,所以张华称呼他为叔爷,称呼他儿子为叔。
张阳先回应一句:“我儿张安下田去了。华哥儿找我儿可有事情?”接着呵呵一笑,又说:“华哥儿说笑了,村中的私塾学问再好,在外面也不过是末流罢了,老朽对这个儿子有自知之明,他不是读书的材料,就算给他继续读下去,也是蹉跎岁月而已,想考上秀才已是千难万难的,更不用说要进一步。正因如此,趁着屋里还有些田地,不如让他早日回来接管。”
张华听得陈阳这样说,便真诚向他邀请:“现在我在筹备一项产业,在城里需要人手帮忙,张安叔读书多,又是自家人信得过,应该能帮到我,不知叔爷是否能让他过来帮下我?”
张阳原来有些浑浊的双眼,听了张华的话后有些光芒闪动,脸上也更加热情了起来,说:“哦?华哥儿还有产业?可与之前发动村民采石有关?”
“正是与那个有关,不过我想找张安叔帮忙,是要在城里做事的,不是在村里。”张华解释说。
“哦,让张安到你处帮忙,老朽是没有意见的,但还是要问下他的意思。”
正说话间,张安正好回来了,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黝黑但身上透出一种文化气质,显得与一般的农民格外不同。
张安见到张华在,也很高兴,便热情的打起招呼起来。
互相问候后,张华就把今天过来的目的跟张安说,并问他是否愿意。
张安看了父亲张阳一眼后说:“我愿意!非常愿意,说实话,我不想学到的文化知识就这般被无穷无尽的农活埋没。如果华哥儿你需要一个能写会算的人,我愿意过来帮你。”说完张安紧紧握住了张华的手。
张华也紧紧的握着张安的手回应,然后高兴的说:“今天过来,听到张安叔愿意帮忙,我太高兴了!”
与张阳张安谈好后,张华就邀请张安一起过去他家里,说要商谈工作安排的事。
张华回村的消息,早就散播出去了,所以也不需要陈大牛每一家都过去叫人,只是叫了住得较远的陈有金,其他几人就自行到张华这里,刚好张华也带着张安回来,所有人到齐后,张华就宣布开始会议。
等到众人都坐下,张华先把陈云介绍了给众人认识,村里的这些人听到这个不起眼的小胖子居然是县令大人的亲兄弟,不由都震惊了,原本喧闹的院子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张安更觉得自己跟着张华的决定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