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年王安石受命入京,赵顼对王安石的到来异常兴奋,马上召进宫。赵顼听取了王安石有关政治、财政、经济以及军事上的改革谋略之后,深感王安石就是能与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才,而王安石也被赵顼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所折服,君臣二人为了共同的信念走到了一起。】
【1069年,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开始正式变法,史称熙宁新法。变法措施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
但新法触犯了享有特权的贵族官僚利益,因此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为此法令颁行不足一年,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斗争,史称“新旧党争”。】
“这个朱氏可真能生,七个孩子还有一个是未来皇帝,命真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啧啧,一个宫女能到这个位置,真不知道究竟是有多好看啊。”
“变法这么难啊,还有人敢反对皇帝?”
“变法真的好吗,万一过的比以前更难了怎么办。”
【1070年,为了顺利推行新法,赵顼升任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氏,位同宰相,让其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新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新开垦农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明显提高。】
赵匡胤热泪盈眶“好孩子,好孩子,就这么做!”大宋的未来就靠你了!
【1072年,为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地区融合,赵顼委任王安石,负责两江地区的开发事宜,在他的悉心筹划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发举措相继落地,此后王安石团队在湘西广袤的土地上全面布局,陆续设置县、镇、寨等行政单位,照亮了湘西发展的道路。
1074年,北宋境内爆发了严重的旱灾,饥民流离失所,朝中守旧派大臣,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随着旱灾的爆发,人们对新法的攻击不断增加,使得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开始对王安石失去信任,最终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
赵顼有些头疼,最近正在变法阶段,天幕说变法的可行性时他是高兴的,自己没做错,可接着因为一场旱灾却成了新旧党争争辩的导火索,而自己也开始动摇。
但目前还是旱灾最重要,有时间做防范减少流民,民间对新法也会更能接受一些。
【王安石在首次被罢相后变法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特别是吕惠卿等人的膨胀,为争权夺利,展开激烈内部斗争,使得变法更加困难。1075年为了变法能够继续进行,赵顼重新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但此时变法派内部已是乌烟瘴气,斗争不断。
与此同时,宋神宗对王安石的信任也大不如前,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王安石再次向赵顼提出辞职请求,不过赵顼并未应允。同年越南李朝悍然发动对宋朝的侵略战争,其军队长驱直入,相继攻破种花的钦州,连州、邕州等地,并大肆屠戮,造成数十万人丧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暴行。】
赵顼正头疼着,宫人来报说王安石来了,他连忙让人请进来。
王安石进来就行礼,赵顼快步上前,把他拉到一旁坐下,“不必多礼,朕正愁着呢……”
王安石在一旁细细听着,时不时说几句,“官家不必忧心,变法之事最重要的便是您了,只要官家内心坚定,心无旁骛,变法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至于那场战争,现下时间足够,我们不如把重点放到军事上,先下手为强……”
【赵顼得知后旋即命郭逵等人统兵30万进行反击,并相继收复失地,甚至击毙了越将洪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