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晚吟和殷溪拿了方子,次日一早便轻装简从回了京。
乳母李氏已经在临安安了家,不便再随她一同进京,周晚吟便将她的幼子带着回京教养,并她给了一笔安家银子,保证她后半生衣食无忧。
那孩子才七岁,年岁太小,一路马车颠的昏昏沉沉的只是睡觉。
周晚吟怕他着凉,在车里多备了几个小火炉。
“这么小的孩子,带他进京做什么,要是想家了可怎么好。”林副将看孩子睡的香甜,心里头愁的慌。
周晚吟笑了笑:“乳娘的日子虽不算艰难,但要好生培养孩子,却要费一番波折,这孩子才七岁,带回京里让他陪伴太夫人,再找个先生好好教一教,前程自然是要比他的兄长们要好许多。”
“话虽如此,但孩子离了家,总……”采莲想了想,“总会想家的,姑娘若是心疼乳母,多给些银子,让他们一家过得安乐一些。”
“银子总有花完的时候,临安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有个什么事儿鞭长莫及,日久天长,临安的大小官吏,难免会薄待他们。”周晚吟说,“这孩子跟着我在京里读书习武,不管有没有出息,在临安人眼里,就是乳母一家有了保障了。”
林副将佩服的看着周晚吟,狠狠的点了点头。
这亲戚旧友之间,长时间不走动,难免就渐渐生分了,带个孩子在身边培养,方能保障关系长久。
将军素来御下严厉,也不爱关心这些,云中霍氏偌大的家族,他身为宗主,也并不用心经营,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朝政上。
霍家能娶到这样心细胆大,又善良的姑娘,将来替代卢氏成为天下第一世家,也未尝不可。
他们这些做下属的,跟着上峰,有一个耳目聪明,又体恤的主母,前途一片光明!
————————
到京的时候春日的尾巴已经过去了,周惜朝好容易下了病床,人却瘦了一大圈。
自从下了赐婚的圣旨,他便不再执着于朝政,好些事情交给了丞相,必须得要他亲自处置的,也会叫上洛阳王一道儿,让他试着练手。
半大的孩子被赶鸭子上架,竟然也不见抱怨,有时候做的还很好。
昭阳殿里的院子里阳光最好,周晚吟一进门就瞧见洛阳王在练剑,周惜朝在一旁的藤椅上睡了,一本书盖在他脸上,替他挡着阳光。
“嘘……”洛阳王见她来了,赶忙收了剑,将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她不要做声。
周晚吟笑了一下,果真安安静静在一旁的矮几边上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