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以物易物

王青松开着车子便离开了。

……

再次出现,他继续去上课,不过在此之前他给张风打了个电话,让对方说了一下大闸蟹的事情。

等晚上放学回去,张风已经在家里。

看着张风,王青松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回来晚了啊!”

张风不在意的笑了笑:“没事,我也就刚到,就是和我朋友聊螃蟹的事情。”

而此时周颖正在厨房做饭,看着两人笑道:“青松,我特地又买了大闸蟹,不知道是不是阳澄湖的,一会对比一下味道。”

王青松回头看了看。

笑了笑:“行,你做饭,一会多蒸几个。”

将一筐子大闸蟹放在了厨房这边的桌上。

周颖伸头看了看:“这么多啊!这有好几十只吧?个头好大。”

王青松闻言笑道:“嗯,一筐七十多个,你看着弄。”

能不大吗?

他当初要的都是四五两以上的,内地给他沉重,那都是实打实的,就怕路上缺水掉秤。

哪怕后来他将指标放宽到了3.5两,那个头也是实打实的。

随后说道:“等风哥回老家去的时候,带一筐给你爸妈他们,让他们也尝尝。”

周颖摆弄了一下螃蟹,闻言笑了笑:“行,带一点给他们尝尝,行了,你去聊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好!记得挑一下,看看有没有死的。”

交代了一下,便去了客厅那边。

给张风递了一根烟,坐了下来。

张风接过烟,点着以后笑道:“你这厂子的事情,还没结果啊!我看着都着急。”

王青松见状笑道:“这个你放心好了,最多到年初,差不多就能解决了。”

随后笑道:“先不说厂子的事情,大闸蟹你真能处理了?这货可是不少啊!现在养殖的价格也不贵啊!”

张风抽了一口烟,说道:“这个先看看情况,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实在不行,就批发给这里的商贩,如果都按照你说的,一个3.5两起步的话,哪怕不是阳澄湖的,也要二十多块钱一个。”

随后问道:“你说的椰子是怎么回事?”

王青松闻言说道:“是这样的,我能弄到一些青椰,就是市面上的那种青椰,到京的价格是两块钱一个。能不能卖的出去?”

他一直将目光放在了高附加值的珠宝玉器上。

其实很多东西也是高附加值的。

上次广交会打听到各种有用和没用的信息,其中一个就是海南的青椰价格也很便宜,一毛钱一个。

如果自己按照1毛一个来收,加上那时候的运费不贵,算下来一个不会超过两毛线。

自己卖2块钱一个的话,那也是十倍的利润。

重要的是,这玩意在海南很常见。

量很大。

他的打算自然是以物易物。

让内地用椰子换电路板和机床之类的东西。

算下来其实附加值还是挺高的。

至于和田玉、田黄石之类的,到时候也要去找内地去换。

这样内地就不用出外汇就能换很多东西了。

听到这话,张风在那里琢磨着:“这方面我还真的不知道,我给你打电话问问,我有个朋友是做同城配送的还有社区团购的,他做的不错。”

“行,那你问问!说好了,是没有加工过的。”

“好!”

张风答应了下来,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华子,最近哪里发财呢!也不知道出来聚聚。”

随后在那里寒暄了一会,这才问道:“问你个事情,你们那边卖不卖青椰……”

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有疑问的,还时不时捂住电话问王青松。

王青松便将情况给说了出来。

“那好,我朋友有一批货,我给你问问,到时候看看价格,放心,肯定比别家便宜,咱们兄弟还这么多年了,还能坑你啊!你自己又不是不会看货。

好,那就这么定了。”

沟通了一会,这才挂了电话,笑道:“你也听到了,我刚刚没报价,他说了,现在市场上椰子的需求量很大,很多都从国外进口了,国产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现在海南那边拿货的价格,是三块钱一个,不算运输费用!

你怎么想的?等一会我给他回个电话。”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思索着。

刚刚两人的谈话,他也听了个大概。

这个椰子价格也就这两年涨上来的,21年的时候产地收果价格才1块多一个。

不过那个时候是疫情。

现在价格收果的价格都一斤到了三四块一个,而且看趋势,明年还要涨价。

琢磨了一会,他这才说道:“等过段时间,我弄一批椰子过来。到时候试试。”

10-11月的椰子最为嫩滑,椰肉透明如冻,汁水丰富。而12月至6月的椰子则老嫩适中,椰肉洁白,椰汁饱满。7-9月的椰子则偏老,椰肉硬厚,椰汁较少。

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十一月,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