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军学院尚未建成,李祺就不得不回京一趟。
因为老朱陛下召见,关于人口买卖一事。
屠戮夷国,抓捕劳力。
然后用这些蛮夷代替大明子民,承担这一个个的大型工程项目。
而大明子民则只需要在乡野田间耕种,仅此而已!
听到李祺这番计策,初听之下老朱陛下也不由心动。
但是问题在于,大明真要是这样做了,那还是大明吗?
要知道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待四方夷国那都是怀柔威远,可从没做出过这等杀戮之举。
“文和,这样做是不是……有伤天和啊?”老朱试探性地开口问道。
李祺摇了摇头,沉声道:“父皇,掌控交趾还有一大隐患,那就是交趾境内我大明汉人比例太低,为了长治久安,必须改变安南的人口比例。”
“可是我大明百姓重土安迁,想要让百姓迁徙至交趾,不动硬的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可就算部分大明百姓愿意迁徙到交趾,可交趾原有的百姓又该怎么办,总不能杀了吧?”
听到这话,老朱也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交趾憨人比例太低,那就一直不可能彻底融入大明,除非增加交趾境内的汉人百姓。
但是问题在于,李祺也说过了,汉人子民安土重迁,轻易间绝不会愿意离开故土,除非是走投无路之下才会成为流民逃亡其他地方。
再者就算朝廷收拢这些流民然后送到交趾,可是交趾境内的百姓要该怎么解决呢?
他们原本就敌视大明强行郡县交趾,现在又多出一大批汉人跟他们争抢田地,这不是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仇恨吗?
而除了交趾之外,包括老挝、暹罗、缅甸等地,也将会纳入大明版图,直至整个中南半岛。
如果说交趾境内汉人比例低的话,那其他这些地方,几乎都看不到什么汉人,换句话说大明王朝前去布政,无疑是很难的,只能采取封王制度,任由藩王自己头疼去。
李祺冷笑道:“父皇,您的观念确实应该转变一二了。”
“且不说修水泥高速路这件事情,单论疏浚运河、修建帝陵这些大工程大项目,哪一项不需要海量的青壮劳力,而这些项目此刻正在同时进行,就算朝廷财政支撑得起,可是天下百姓也支撑不起啊!”
“如今三大工程同时开工,就算朝廷有钱,百姓的血也快被抽干了!”
李祺咬着牙冷喝道:“父皇您想过没有,这些足以名垂青史的大工程,即便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利国利民之举,偏偏父皇想要在这一朝将其完成,那天下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比惨痛且绝望的!”
“可能地方百姓今日刚刚结束了疏浚运河的徭役,明日就会被强行发配去修建新都,等这一次的徭役结束,他们又会被抓去修建帝陵……只要这些大工程大项目存在,那天下百姓就永远没有安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