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曦想了想,给他说了一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很久以前的、很小的事。
《仕杀》大爆后,沈言曦从一个查无此人的新人演员一跃成为当红,以前在家除了季礼,谁对她都是百依百顺千疼万爱前呼后拥,所以她对红不红钱不钱其实没太大感觉,不过自己也懵懵懂懂没什么目标,每天被经纪人安排着赶这里的通告去那里做宣传。
她浑浑噩噩中隐隐想摆脱,但又不知道摆脱之后自己能做什么,她不能闲,一闲就会想季礼,而季礼觉得她不学无术对她厌恶至极,回国告诉所有人就是不告诉她。
“红”好像是个普世意义的成功,也是能向季礼发起挑衅的一个概念,所以沈言曦糊里糊涂当了大半年金字塔尖的花瓶。
后来有一次,她体力不支在舞台上昏倒,经纪人被迫给她放几天假,也是那几天,顶流沈言曦才第一次拿到自己微博账号。
上千万粉丝,近十万条最新私信。
病中的沈言曦太闲,闲到一条条去翻,自然没翻完,但其中一个粉丝的私信特别长,断断续续发了几万字,沈言曦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倾注这么多心血,怀着莫名和好奇,她看完了。
对方是个高二学生,因为喜欢小众电影也是沈言曦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听说》里的女主角关注的她,然后看完了沈言曦为数不多的花絮和边边角角的特辑,从喜欢角色到喜欢沈言曦。
她在沈言曦只有一万粉丝的时候说沈言曦一定会大红大紫,因为脸太漂亮心太正,沈言曦不管是直言直语还是矫揉造作都带着坦荡的可爱,这样的艺人不红天理难容。
沈言曦从第一条私信开始就没回她,渐渐的,她就把沈言曦当成树洞,倾吐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她其实文科特别好,但是爸爸妈妈让她选理科,说理科将来好选专业,她就选了,她一向听父母的话,内心叛逆但不敢忤逆。
比如,她很羡慕那些好像不怎么用功成绩就很好的同学,她每次都学习到很晚,每次考试的理化错题都细致地整理归纳,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遇到难题她就是想不出来。
比如,她偷听到父母想离婚,但因为她马上高三两个人怕影响她心态所以决定不离婚。
……
某次现场采访直播,沈言曦真的憋不住,吐槽艺人连说话的自由都没有,可艺人也是人,艺人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果连自我表达都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粉丝追的到底是偶像还是工艺堆砌的产品。
事后,经纪人想和沈言曦翻脸,但看到直播大爆的数据,忍住了。
而粉丝距离上一条私信一个月后,再次给沈言曦说了自己的近况。
粉丝告诉沈言曦她对父母说了心里话——比起看他们拙劣的演戏,她宁可他们离婚,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他们仍然是她的父母,她也仍然是他们的女儿,亲情不变。
她告诉沈言曦自己在高三来临之际选回了文科,高二耽误一年,最关键的一年,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基础跟不上,可是她开心。
然后是,她觉得她自己好厉害,高三摸底考文综裸考199,总分年级892名,可她们年级有三千人,所以还算不错。
粉丝说她不想努力的时候她就想想沈言曦,为了考去A市离她近一点,为了奖学金买她粉丝见面会门票,为自我、独立、美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