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商业三国[校对版] 赤虎 2003 字 2023-03-15

刘备明白他的意思,他在描述战争给人间带来的惨象,借此向刘备说明荆州置身事外的苦衷。

“罢了,我且问你,昨日帝室危机,刘景升不呐喊;昨日百姓离乱,刘景升不眷顾;昨日诸侯纷争,刘景升不理会。曰:非荆州事务,非我之事,吾且顾自己吧。今日,我欲兵加于刘景升,有谁理会,有谁愿意帮助?”

王桀无言以对。

是啊,荆州不管家国兴亡,只想自己安乐,现在,兵临城下,谁来管荆州?

“刘景升若是来派你哀告求免,我或许看在同是宗亲地份上暂缓动手。可是,景升公以袖手自辩,责我穷兵黩武,嘿嘿,他错了,我平生就以善于穷兵黩武而自傲,这话一点不会让我难堪”,刘备指点着江山,豪气冲天地说:“我以兵兴,我为大汗辟土万里,我以雄兵傲视同侪,我用战争为青、冀、并、幽开辟广阔市场,让四周货物行销天下,青州正因为连续的穷兵黩武,连续地掠夺,连续的征服而富足。环顾天下,我不穷兵黩武,谁来为大汉穷兵黩武?”

刘备充满霸气地自言自语,口气中充满自豪,王桀深刻地感觉到,他与刘备之间存在着认知的鸿沟。

刘备的话让王桀隐隐地感觉捕捉到什么——市场?这个词王桀首次听闻,让他心中极其怪异。

刘备的好战,曾让中原诸侯跌破了一地眼镜。王桀也在其中探究着原因。

昔日,汉武倾全国之力征伐匈奴,结果国力一落千丈,最终导致西汉灭亡。大汉击溃北匈奴后,缴获的百万战马、牛、羊等战利品堆满了上林苑,每日空耗钱粮无数。好不容易在南匈奴归附时,将这些战利品当作破烂丢给南匈奴,算是扔了包袱。然而,朝廷这样坚持儒家“仁义”的思想,不斩尽杀绝、不疯狂劫掠、战利品也全赏赐给投降者,本以为这样显示了大国气度,匈奴会不再骚扰,可是,匈奴寇边行为从没有停止。自此之后,朝廷支出庞大地军费,仅仅收获了几块无用的土地,后来又全被南匈奴拿去,为了维持边境的军力,大汉对国内盘剥日甚,最终导致赤眉军起义。

刘备开始打南匈奴时,中原许多诸侯曾额首相庆,以为刘备会在此战中消耗力量,对诸侯再无威胁。结果,刘备快速地结束了战争,不仅没被削弱力量,反而依靠违反儒家思想的大肆劫掠,急剧扩张了骑兵力量。最令人奇怪的是,此后刘备越战力量越强,最后,让中原诸侯不可仰视。

尤其让人郁闷的是,刘备征伐匈奴,最后,对战利品分配,发动战争的青州官府竟只占三成,大部分的缴获被士兵拿去。诸侯本以为那沉重地军费开支会让青州财政崩溃。结果,刘备却紧接着发动了对鲜卑、对倭国的战争,似乎青州官府越打越滋润,青州百姓越战越快乐。

钱呢?缴获归于百姓,军费从哪里出?

市场?!这个词一出,让王桀忽然感觉到什么。

刘备以战争开路,每打下一地,缴获的战略品归于士兵,士兵们要出售者战利品,必定要交纳交易税。牲畜集中于民间,必然会提高百姓的耕作能力,土地的粮食产量增加了,田亩的税收必然增加。新占领的地盘要进行开发,就是一个大的需求市场,向这个市场销售货物,增加的是交易税。即使刘备虽不去分毫,仅仅是增加的税金收入,也可以抵偿部分军费。

最重要的是,市场扩大了,民间的生产旺盛,导致了藏富于民的政策通行,百姓得到了这个实惠,刘备自然一呼百应,青州上下一心,外敌不敢轻悔。

“刘备诚不可与争也”,王桀从骨子里面,从他被征服的身心里面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缓缓地,然而异常郑重地向刘备行了一个大礼,王桀心服口服地说:“景升大人错了,他已经后悔了,玄德公有什么条件,尽管提,荆州上下感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