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页

船上的船员不知道如何使用折叠式救生艇,因为没人相信会用得到它。

对航海安全至关重要的望远镜,只准备了一架。而且被二副锁在了柜子里。导致瞭望塔内的船员只能裸眼观测冰山……那位二副没有上船……

有大约55位顶级富豪,在出发前几天纷纷取消了登船计划。有人猜测是得到了内部消息……

还有一种说法是,船头的铆钉用的是不合格的次品。这导致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的快速沉没。否则智商能坚持到救援赶到,不会死那么多人。听说是从打捞泰坦尼克号遗骸上的铆钉,化验后的结论。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疑点重重。

而且出事之后,舆论界开始了混战。当时的报道几乎没有一家是准的,而且有文过饰非的嫌疑。

当时说让妇孺先上救生艇。

但是事实上,在最早下水的几艘救生船中,获救的不只是妇女儿童,男性获救者几乎占了一半左右,而且几乎都是头等舱的男乘客。

据保留下来的一些乘客记录和后来者的计算,当时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有乘客319人,200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63;二等舱有乘客269人,117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43;三等舱有乘客699人,172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25。

如果说“让妇孺先上船”是真的话,那可能是上等舱妇孺更多?

……

还有什么:最后把自己锁在驾驶舱里,与船共存亡的史密斯船长、沉船时还在演出的乐队、以及几位头等舱男乘客的临危不惧等等。

这些故事虚构出一场崇高的场面,让美国人和英国人为自己崇高的种族形象儿深深感动。尤其是他们将头等舱的美国富豪和政要们,全都塑造成大英雄。

这使得最后所有人心平气和地达成一个古老的判决——谁都不必负责,但下不为例。

所以说,整件事颇有软文嫌疑。有人想通过这种买好的方式,让人们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这次灾难。

事后从幸存者的讲述中可得知,从船长到了水手,都是酒后状态。虽然不断收到浮冰预警,但船长依旧提高航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