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石菖蒲多么美貌,而是因为石菖蒲嫁给了一个叫做白苏的人。
一年多的时间,望江府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堂之上最大的那个大佬的支持,还有管辖地百姓的爱戴,让‘白苏’这两个字起码在书生的圈子里如雷贯耳。
有人想要传扬自己的名声,有人想要受到上峰的恩宠,有人想要更进一步,有人是真的想要为百姓办实事。
不论如何,这一年的时间里,白苏都是他们最好的范本。
石菖蒲笑意盈盈的书写,写出那个白苏编制出来的盛世太平。两个人平日里调笑的话,带着温馨趣味。
不知不觉中,石菖蒲的周围围满了人。所有人都静静的等待着,带着好奇还有期待,看着石菖蒲一个一个字的落在纸张上。
也许他真的不能在实质上帮上他家白大哥做些什么,但总是要努力一些,去做些什么。
能不能是一回事儿,去不去做是另外一回事儿。石菖蒲自己都不知道,只是回想两人自觉平淡的日常,都能让他笑的幸福。
第114章
白苏弄了一个小本本, 现阶段他为陶良州花的钱全部记录在上。明摆着的,以后赚了钱是要从陶良州的收益上弄回来的。
和望江府那边的收购计划,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持久合作。从之前每月一万斤粮食,变成了如今每月两万斤粮食和一万斤蔬菜。
就这样,白苏在望江府的几个作坊还有水泥厂的盈利每个月还能给他提供将近两千两银子的纯收益。
因为水泥厂又扩大了。
整个大裕朝的铁矿都是有数的,而在白苏贡献的那个水泥制作的方子里,铁矿的炼铁废料又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有其他代替品, 不过白苏没研究。
白苏没研究的东西,起码在一二十年内, 整个大裕朝的人也研究不出来。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纸张改良什么的, 而是涉及到大量化学物理学科的知识。大裕朝的人不是不聪明, 只是没基础。
再聪明的人, 你想要盖楼也得从地基开始。
总而言之,望江府的水泥厂又扩建了, 然后白苏的分红又多了。望江府那边新上任的县令是从京城调派过来的, 在朝廷之中有一个明文的规定——官员不得前往祖籍所在地为官。
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官员贪污还有形成小朝廷的做法, 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白苏的事情, 开了例外。
但那是圣旨恩准的例外, 也是白苏用让整个大裕朝经济都提升了一成的实力创造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