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皇帝为了笼络汉人,也仿照宋朝举办科举,以孔孟之道为治国方针。按照耶律良的意思,孔孟之道真传在辽国。这颇有点二十一世纪时日本人叫嚣真正的儒家文化在日本一样的味道。
梅尧臣讥笑道:“这就奇了,孔圣祖庙曲阜在我朝境内,其子孙都在我天朝境内繁衍,耶律大人如何敢断言孔孟之道在我中原,孔孟知道已经失传?”
耶律良端起茶杯轻吮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在矮几上,这才回答道:“梅主簿,尔等可知道檀渊之盟乎?”
赵莘浑身微微一颤。
梅尧臣面红耳赤,双目紧盯着耶律良道:“梅某知晓。”
“哈哈!”耶律良仰天狂笑,“治国之道乃孔孟之道,若是中原以孔孟之道治国,那檀渊之败又当何解?”
梅尧臣双目如赤,他怒声喝道:“那檀渊之战乃我朝大胜,贵国大败。”
“哦?是吗?”耶律良又喝了一口茶,“耶律良阅遍古史,从未闻胜国输送岁贡于败国者。”
梅尧臣恨恨地坐回座位上。这个问题他不是不会回答,只是不能回答。难道他要说真宗皇帝无能,胆小怕事,在大胜的情况苟且求和?这诽谤朝廷可是大罪。
欧阳修面色青紫。
赵莘气得浑身发抖,把嘴唇都咬出血来。
香香也玉容惨淡,宋朝这么多才子在此,偏偏任一个契丹狗在这里狂吠。
江逐流摇了摇头,看来,只有他出马了。虽然不一定能胜过耶律良,但是凭他多了以前多年的见识,至少不会败。
“耶律大人,江某想向大人请教孔孟之道。”江逐流拱了拱手,决定剑走偏锋。
耶律良傲然一笑,颇有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感觉。
“愿闻其详。”
“孔圣人曾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敢问耶律大人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