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们不仅批了盐在海西县卖,而且在看出这种新盐背后的巨大利润后,还开始往外地运送。
因此徐家村的盐很快就在海西周边打出了名声。
也因此,徐家村的盐渐渐的开始供不应求了。村里一边晒盐一边开辟新的盐田,仍然满足不了日渐增多的盐商。
这时候,隔壁两个村的里长,终于忍不住来拜访徐家村了。
“老徐,你可不厚道啊,这么好的生意也不说带上我们。”
徐里长笑眯眯道,“不带你们,你们不也自己学了?”
两个里长立刻尴尬的老脸通红,没想到他们偷偷摸摸学徐家村晒盐的事,人家已经知道了。
徐家村刚晒出盐的时候他们就注意到了,等他们晒出的盐大卖之后,这些人就开始坐不住了。
都是在海边,他们能晒,自己为什么不能晒?
徐家村晒盐的方法也没瞒着人,因此他们就偷偷在自己村子范围建起了盐田。
然而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首先,这建盐田的池子就把他们难住了。怎么样才能让它不漏水就是一个难题。
他们琢磨了很久也没琢磨出来徐家村那种光滑不漏水的池子是怎么建的。
于是干脆用木板代替,虽然他们知道木板在风吹日晒下容易被腐蚀,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好不容易盐田建好了,也晒出来盐了,但是又出了问题:他们晒出来的盐十分粗糙,根本不是徐家村那种精细的上等盐。
“徐家村肯定还有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