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带着淘宝快穿 聿见 1148 字 2022-11-13

激动过后,不用晏卿再说,众人就马上回家修建盐田去了。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徐家村陷入了全村建盐田的狂潮。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徐里长按户划分了每家盐田的范围。不然大家争抢起来肯定闹矛盾。

最先建的那六块盐田,就归了晏卿家,毕竟这晒盐法是晏卿教的,所以大家也没有异议。

村子里像春香婶这样家里几乎没有劳动力的情况,也有不少,不过村子里人大多淳朴,谁家有什么事都会搭把手,因此也帮着他们把盐田建了起来。

一晃一个月过去,家家户户都出了一批盐。徐里长来晏卿家询问,盐价该定多少合适。

如今大燕的盐价,最便宜的也要五六十文钱一斤,贵的一百五十文一斤的都有。

“我琢磨着,咱这盐比起那些上等盐也不差什么,干脆价钱定高点?”

晏卿摇头,“里长你觉得这晒盐法好学吗?”

“好学啊,这只要脑子不笨的,打眼一瞧就能闹明白了!”

“既然好学,那么其他村子见咱们赚钱,会不心动吗?他们学去了,也制盐来卖,市场上盐多了,肯定会竞价。咱卖一百五,他们卖一百,大家谁还愿意来买咱们的盐?”

“这……”徐里长立刻想起了这茬,“那不行,不能让别人学去了!要不咱们把盐田围起来?”

晏卿仍是摇头,“那么大的盐田还能都围起来?就算四周围起来了,别人站在高处也能看见里面情况。你又不能把上面也盖上,不然还怎么晒盐?所以堵是堵不住的,还不如让人大大方方的看。”

“那别人学去了怎么办?”

“桃花村的酒出名后,十里八乡都跟着酿起了酒。酿酒的多了,天下酒商都往他们那去,以至于酒乡的名声更响亮了。如果只有一个桃花村酿酒,天下酒商慕名而去,他们却拿不出足够的酒,时间一长谁还会去?

咱们晒盐也一样,若是海西的盐出了名,那么天下盐商都会主动来咱们这买。但光靠咱们一个村子能晒多少盐?可以说,就算整个海西县都晒盐来卖,也满足不了整个大燕的需求。所以不用担心别人学,别人学了对咱们也不全是坏处。

而且,桃花村周围的那些人再怎么跟风,在名声上还是比不了桃花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才是正宗。同理,咱们徐家村也一样。是咱们最先开始用晒盐法制盐的,别人都只能算是跟风。

所以咱们根本没必要担心。但重要的一点是,咱们一定得把握好盐的质量,最好是物美价廉。所以这价格上就不能定太高,咱们这盐的成本低,盐价迟早要降下来,还不如一开始就实在一点,用真心赢得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