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马砚麟今天却没有享受的心情,他皱皱眉,道:“凌医生,今天早上来的两名跟腱断裂的病人,都要求做祝—凌跟腱修补术。”
“两人都是运动员吗?”虽然是凌然通知马砚麟来了跟腱断裂的新病人,但他并没有见到病人,仅止是急诊科的转诊消息。
作为治疗组的负责人,凌然需要做一线的工作,但不用做前线的工作。最基础的,诸如采集病史,简单的体格检查,再到安排病床,安排影像拍摄、生化检查等等工作,都是要小医生去做的。
如果小医生连这些工作都失去了,医院的培养体系就算是崩溃了。
同样的,如果经验丰富的高级医生都要自己做这种事,医院的培养体系也算是崩溃了。
不过,马砚麟现在就有点崩溃。
他满脑子的心思,再顺着凌然的话,小心翼翼的道:“问题就在于这里,两人都不是运动员,只是普通人,却都知道祝—凌跟腱修补术,指明要您来做,并且只能是您做的祝—凌跟腱修补术。”
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在正规渠道下,都是不能指明某某医生做手术的。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医院搞改革,开出了点名费,给院内的知名医生挂上几百元不等价格。
现在的医院改革,其实都是在将潜规则变成明规则。
像是知名医院的医生,尤其是主任一级的医生,除非是托关系找人,否则,大都不在本院动手术了——多走两步路,就在隔壁的医院里做手术,即可得到数千元的飞刀费,在本院做手术,拿几百块钱的手术费,又是何苦来哉呢。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点名费的逻辑多在此处。
但是,点名通常点到医生就行了,点名要求手术的种类,这是医院和医生没办法答应的。
一刀切下去,发现实际情况与影像资料以及预计不同怎么办?
总不能解除麻醉叫醒了再来一通吧。
再者,祝—凌跟腱修补术对普通人来说太生僻了,再有名的手术,普通人知道都不容易,像是法络四联手术,任何一个医学生都是知道的,普通人知道的却很少。
凌然却没有多想,只道:“不是运动员的话,就不是很有必要做开放性的跟腱修补术,多大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