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页

虽然因为禁令,餐桌上没有酒水,但汽水、咖啡和红茶都是敞开供应,而且咖啡和红茶似乎都是上等货,让自从开战以来,舌头就饱受人造咖啡(和人造黄油一样,都是纳粹德国特产,用大麦、大豆、菊苣烘培而成)荼毒的埃里希·托普中校,一时间忍不住感慨万千,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之前没有看到岸上那一片满是残垣断壁的城市废墟,光是看着船上这副丰衣足食、养尊处优的场面,恐怕很难想象到自己正身处于一个依然在经受战火蹂躏的动荡国度吧?

与此同时,望着舷窗外那一艘艘挂着镰刀锤子旗帜的货轮,在海上来来往往,他更是不由得深为唏嘘,既是叹息苏联的国力之雄厚,也是感叹苏联人援助日本小兄弟的夸张力度——光是从今天的餐桌上就可以看出,连战场上都能吃得如此奢侈,苏联人援助给日本战场的各种物资,一定是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事实其实并非埃里希·托普中校想象的那样,而是更加的匪夷所思——如今的局面根本不是苏联在咬牙卖肾给日本输血,而是恰恰相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吨的军用和民用物资,被一船又一船地从日本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再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往欧洲,供给整个欧洲社会主义的军民日常所需……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限制,很多物资被淤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只能就地消费,结果愈发造成了那座远东港口城市的畸形繁荣——虽然在此之前,得益于频繁的日苏贸易,那里就已经很繁荣了。

但埃里希·托普中校并不知道这一切幕后的真相,而绝大多数的日本国民自然也不知道这些秘密。根据战时大本营的默许和日共的宣传,他们这些难民吃的用的住的一切,都来自于共产国际的慷慨援助,于是,诸多原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日本难民,全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而赤色思想的民意基础也随之急速扩大。

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各艘远洋邮轮和货轮的操作人员基本到位并且初步上手,因为自从上船之后就整天胡吃海喝而迅速胖了一圈的埃里希·托普中校,就非常突然地接到了起锚出航的命令……

第六十三章 出日本记(上)

“……呜呜——”

迎着黎明的曙光,悠长的汽笛声奏响了远航的序曲,满载着九千多名难民的远洋邮轮“流川丸”喷吐着一团团滚滚的黑烟,跟无数外观相似的邮轮和货船一起,缓缓地驶出了大阪港。

——熟悉的城市在船艉渐渐远去,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开阔:一望无际的大海,波光粼粼的海面,海鸥在桅杆上盘旋翻飞,船艏破开湛蓝的海面,雪白的浪花带来咸湿的海风,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并不是一场温馨愉快的和平之旅,光是看着前方和四周那么多飘扬着旭日旗的钢铁战舰,还有不时从头顶编队飞过的轰炸机群和战斗机群,就知道前方的旅途只怕是凶险重重。

——这支庞大船队的最终目的地,是遥远的南太平洋……

而这些被收容到邮轮上的战争难民,则成为了日本政府充实南洋和澳洲占领区的武装移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砸了我的房子,我就拿你的家来抵!

既然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摧毁了他们的家园,那么他们就要拿着枪炮住进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家里!